2019年底学校启动了新的人事考核制度,高级职称者需要指导本科生进行科研活动。科研是具有问题指向性的专题研究。就参与者而言,话题与兴趣是触发科研必可少的前提条件。因此,师生共同完成科研活动,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遇而不可求的性质。
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发。武汉是全国疫情风暴中心,经历了前所未所有的医疗资源供不应求的局面。发热门诊、呼吸科室、住院部门人满为患,医患双方都在超负荷运转;全世界华人热心捐赠的物资蜂拥而至,政府慈善机构却无力应对物资配发……医疗卫生服务,是政府为社会公民提供的基本公共产品之一。武汉的医疗卫生服务在突如其来风暴中显现出的问题,恰恰为我校财政学专业的教学与科研提供了鲜活的“话题”。
凑巧的是,2020年春季学期我为2017级财政学学生讲授《公共部门经济学》,其中几乎所有章节都可以与此次疫情中的公民行为、政府行动与政策建立联系。因此,以教材为纲,以当下新闻事件为素材,组织教学,引导思考与讨论成为最自然而然的选择(见教务处新闻报道《寓教于疫、学以致用,让理论走进现实—记会计学院李凌老师的在线教学》2020-03-24)。
在一次关于疫情中武汉红十字会的案例分析中,财政学1702班的周媛媛同学脱颖而出。虽然作业表现出的思路与文字还有待提升,但已充分体现出该同学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与基本的写作能力。课后我联系周媛媛同学,询问其是否愿意尝试科研,撰写正规的学术论文。周媛媛欣然答应。
周媛媛同学独立性强,搜索文献、拟定提纲、撰写初稿都独自迅速完成。初稿交付我时,周媛媛也表达了她的困惑----感受不到“专业性”,仿佛非财政学专业人士也能写出她的初稿。这种困惑,其实是非实证性论文写作者,尤其是初学者普遍存在的问题。究其原因,从思维来说,其实是对理论知识掌握得不透彻,继而欠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;从形式来说,是不了解学术论文,在内容、结构以及文字等方面的规范与标准。
成熟的论文也往往需要反复斟酌、多次打磨,因而,坚定与耐心也是科研者必备的素质之一。周媛媛同学是位不怕挫折、乐观开朗的优学生。在阅读了我补充提供的文献资料后,再次修改论文。
科研论文写作,非亲历者难以体悟其中的道,也只有亲历者才能体会其带来的成长与进步。希望武汉学院未来有更多的学生有勇气参与科研活动,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,提高写作能力与综合素质。